光伏雙反,帝國主義的陰謀or市場經濟的博弈?
發(fā)布時間:2014-01-09 新聞來源:一覽光伏英才網
2012年10月,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組件征收“雙反”關稅,時隔一年多,正在逐步走出產業(yè)低谷的中國光伏再遭美國圍堵。2013年12月31日,美國SolarWorld代表美國內產業(yè)正式向美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進口的太陽能電池產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
2014年,對于中國光伏產業(yè)復興關鍵的一年,國外市場的不確定性繼續(xù)增加,迷霧重重。
同時,此次來自美國的雙反,除了中國大陸外,美國對來自臺灣地區(qū)的太陽能電池產品也進行聯系調查。阻截了臺灣地區(qū)代工環(huán)節(jié)這一規(guī)避高額“雙反”稅的渠道,中國光伏組件在美國市場的性價比優(yōu)勢或將進一步被削弱。
有關人士業(yè)內人士透露,自2004年加拿大首次對我燒烤架產品發(fā)起“雙反”調查以來,截至2013年12月,我國連續(xù)15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xù)4年成為全球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對于如此頻繁的“雙反”調查,中國人民大學某知名經濟學教授表示:“不難看出,打著“反補貼”、“反傾銷”、“特保”名義對中國產品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從根本上是對中國政府和企業(yè)不信任的結果,更多出于政治原因而非經濟事實,這些被貿易保護主義傷害的中國企業(yè)不過是政治偏見的替罪羊,更多是西方國家自身的不自信,對中國的崛起心存畏懼。”
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見,某財經欄目經濟評論家認為,中國光伏本身就是政策支撐起來的市場,在當地政府為了追求漂亮的GDP,更低的失業(yè)率,而光伏這一低科技含量,高功耗的產業(yè)正中下懷,而且光伏披著環(huán)保的外衣,對于申請項目立項、項目補貼也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對于高度補貼的光伏市場,我們光伏產品以低價進國外市場,對國外光伏市場的發(fā)展健康確實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對于頻繁的“光伏雙反”,您是怎么認為的呢?到底是歐美國家對中國崛起的畏懼而進行的政治較量,還是中國走進自由市場經濟必須進行的經濟博弈?期待您的精彩觀點!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